台灣武術發展  

 

【明時期】

 

國姓爺   

 

鄭成功遷移到台灣時期 推動了台灣的武術團體活動 廣為人知的宋江陣是源於「水滸傳」宋江所用的陣也有傳說是源自 戚繼光 的「藤牌舞」或「鴛鴦陣」。鄭成功的部屬 陳永華 為了方便治理臺灣,結合民間信仰與地方武力而成的陣頭。目的是培養隨時可以動員的後備武力,不使人民怠惰.同時也可以確保民間的治安。 後來因無法爭戰,遂結合廟會慶典而成為一種廟會活動。

 

宋江陣   

隨著鄭成功來台灣的軍隊有武功高手,退役也把武術傳承而代代流傳,而武術的種類以閩、太祖、行者、羅漢、白鶴等五種拳術 一般稱為 五祖拳 流傳至今 也有少部分是廣東體系例如洪拳等武術

 

在明朝有名的組織如天地會,又稱洪門,根據洪門資料中提到,洪門之所以取名為洪門是因明太祖的年號是洪武,故以洪為名在核心理念上認定明朝才是真正的父母,不認同外族滿清為父母所以指天為父,指地為母,所以又名為「天地會」。

 

洪門的創始人其實是鄭成功,軍師陳永華匿名「陳近南」。洪門傳到廣東時,將洪門天地會改名為「三合會」。

 

 

【清朝時期】

 

台灣初入清朝版圖時,由於地方下級機關制度健全,盜賊及械鬥頻起動盪不安。因此在國家兵源不足,清朝鼓勵地方自行設立團練,於平時進行耕作而於農閒時加強軍事練武,旨在保衛地方以補兵防之不足。 其中以西螺七嵌的武術最為出名,也最令盜匪聞風喪膽。另外將巡更隊化妝成 「家將團」 不定期的操練作為斬妖除魔的神界巡捕團隊。這種型態的顯示又與前所述的宋江陣有異曲同工。

 

家將  

 

清朝道光年間,劉炮,字明善(阿善師),從福建漳州來台灣,在西螺創辦廣興武館「振興社」,同一時期,西螺大戶廖金埜結合廖家傳武術與來自唐山的武術名師高榮師的武藝,積極在地方推廣。他的七子廖懋昭(別號萬得師)聰穎過人,盡得其真傳,在光緒年間考取武秀才,年方二十四歲即開設武館,由其父取名為「勤習堂」,廣收門徒。「振興社」與「勤習堂」在台灣是流傳非常廣的兩個武術社。

 

阿善師   

 

【日據時代】

 

清光緒21年(西元1896年)台灣淪陷,日本禁止義民旗及巡更隊的活動。巡更隊則大半消聲匿跡,只有一部份化為送王船的家將團。日本據台第二年,西螺七嵌青年響應全台各地的抗日運動,組織義勇軍參與對抗日軍的入侵。台中守備隊對西螺七嵌地區的人民採高壓手段,限制所有武館的發展與活動,最後命令各武館關閉

 

部份七嵌門徒只得避居他地暗中傳授七嵌武術,這不只影響西螺地區,大致上整個台灣都被限武,不許私人練武。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各地土匪也陸續被剿滅,地方治安獲得改善,習武保衛家園已不是那麼重要,西螺七嵌的武術因此逐漸式微。

 

白鶴拳  

 

據時代有鶴拳名家到台灣教拳引起甚大的影響。縱鶴拳始創人方徽石,字世培,福清縣茶山人,生於清道光元年(1820年)來台傳授縱鶴拳。另有食鶴拳林德順鳴鶴拳系統,著名太極拳師 黃性賢先生早年也是學習鳴鶴拳法。有關於鶴拳的體系目前所知道的有永春白鶴拳 潘世諷 先生、勤習堂白鶴拳 王進發 先生在嘉義、台灣 朱水官 老師父傳系福州鶴拳 賴東盈 先生。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後,為弘揚中華武術,強健國民體魄,宏揚國威,國民黨發起創立了中央武術館。曾在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舉辦過兩屆武術國考,進行拳術、長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賽。還組織過一些規模較大的武術表演活動

 

精武體育會  

 

民國時期在民間出現了許多拳術社、體育社、武術館等武術組織,其中以上海「精武體育會」最為龐大。以上海的總會為中心,後來在一些省市建立了精武分會,還在南洋一帶建立了海外的精武分會,將中華武術轉播到海外。

 

  霍元甲  

 

民國38年政府遷台ㄧ批中央國術館武術名家也跟著到台灣,如武狀元 韓慶堂 先生、摔角大王 常東升 先生、八極拳名家 李元智 先生、查拳名家張英健 先生、角力名家潘文斗 先生、武術名人傅淑雲女士及國大代表兼武術名人 陳泮嶺 先生,這些人位台灣的武術界注入了ㄧ股新的力量。

 

國共爭戰時期,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此時更帶來了許多北方拳種傳入台灣,對台灣的武術展開一種新衝擊,由於台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各種民俗文化被保留下來,因此台灣武術保留著大量的統武術,所以台灣是學習武術的一個優良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f2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