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學校下課回家的路上路經一處公園. 當年是個武癡, 開車都會想著武術的事. 突然靈感來了, 編了一個Combo組合技, 就停下車來到公園演練一下.
練習完之後散散步, 看到活動中心有位長者在帶領兩三位洋人打太極. 不久前才被詠春教練慘電, 還說是運用了太極的技巧, 所以不免好奇過去觀看.
長者年齡應該已接受60歲, 但精神很好, 眼睛也很有神. 雖然洋人們歪七紐八, 速度快慢不定, 但長者架勢工整, 緩慢勻稱, 氣定神閒, 相當有武當大俠的氣宇. 武癡的直覺告訴自己, 此人應該是有功夫的. 下課後洋人離開了就跑去搭訕.
我 : 老師. 您的太極拳打得好.
長者 : 還行. 還行. 運動一下罷了.
我 : 您打得應該是楊氏太極吧.
長者 : 是的. 不過我這和一般打得不同.
我 : 恕晚輩孤陋寡聞, 還請不吝賜教.
長者 : 現在推廣的太極是体操用途的, 我所學是楊氏老架.
我 : 原來如此 (心中OS:意思是指能幹架的太極拳嘍)
我 : 誠如您所說的. 現今練習太極實是以養身為目的.
然而常聽聞太極拳以柔克剛, 四兩撥千斤, 還有化勁.
卻未曾一見一無所知, 可否為晚輩解惑?
※現在的我的評語 =小毛頭你皮癢. 雖無踢館之意,
如果對方誤會是客氣的踢館開場白, 豈不是討挨打.
長者 : 也行. 你就對我揮幾拳吧.
我 : 那晚輩失禮了. (OS: 武癡的直覺又中獎了)
既然是自己提出請教的要求, 對方又願意擔著被揍的風險來示範. 對方如此誠意大方, 自己自然不能做得太過火, 就用最基本的三拳Combo試試看.
第一拳上段刺拳, 再一拳中段正拳, 正想發出第三拳時,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覺, 等我回過神來, 已是撲倒在地板上. 莫名其妙的感覺好像是夜晚走路踏個空, 也像飛航途中遇到亂流飛機失速.
最讓我驚訝的是過程中沒有受到衝擊. 一切如行雲流水很順暢, 還很舒服. 個人經驗過被破壞重心又短暫失去意識, 但大多都是粗魯的跌摔, 就算是再微細也感覺的到衝擊. 但此次一點也沒有.
長者說他用的是「海底針」的技巧. 當時已是滿頭問號和困惑, 其餘的我也沒多問就先道謝, 然後道別回家.
當時也剛認識心意把式的日本武友T兄不久, 對於內家的功法也有初步的瞭解.
試想如果內家拳的境界指的是太極拳加上心意把式, 那會是多麼高竿又恐怖的技術呀.
難怪全力推廣空手道和柔道的日本,卻也醉心在研究中國武術. 極真空手道的創辦人 大山培達, 走訪東南亞的行程緊湊, 過境香港, 聽聞有太極拳的高手也撥空前往請益.
松濤館空手道的其中一位元老級的師父也曾和弟子說: 「太極拳是超人在學的武術. 平凡如我專心研就空手道足矣.」松濤館空手道的門人向來謙虛, 但不難看出對太極拳的認同.
太極拳是高深莫測的武學至寶, 也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留言列表